Title:

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与地方治理:2006年非政府部门与中国地方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

Editor(s)/Author(s):

郎友兴,陈剩勇,郑永年,毛丹主编

Year:

June 2008

Publisher(s):

-

Abstract:

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(2009年3月第1版)
译者序
英文版序

Contents:

主编前言

  • 公民社会、非政府部门的兴起及其意义
    • 到底谁的市民社会?全球市民社会的三种模式和一个经验主义研究议题(Catherine Gotz)
    • 对国际非政府组织可持续性发展的哲学的一个批判性评述(Vanessa Pupavac)
    • 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意义(俞可平)
    • 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:社会建构方式转型与执政逻辑调整(林尚立)
    •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(何增科)
    • 农民需要怎样的“集体主义”? —— 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(秦晖)
    • 国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地方治理中的角色(谭青山)
    • 中国草根治理理论和实践:五种模式(何包钢)
  • 中国非政府部门与地方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
    • 试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治理边界(陈广胜)
    • 从单中心治理到多中心治理的可能性 —— 民营经济对中国大陆社会治理结构的意义(韩福国)
    • 非政府组织的去政治化问题(王春光)
    • 乡村民间组织的转型与分化 —— 从宗族组织到农村合作组织(李熠煜)
    • 文化、非政府部门与乡村治理(吴理财)
    • 论中国的政府、公司企业的社会责任(郑永年)
  • 非政府部门与政府的互动:中国地方的经验
    •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 —— 浙江省温州市对干部实行双向立体型监督的过程(景天魁)
    • 和谐社区建设中民间力量与政府互动的重要性 —— 对深圳市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的考察(张定淮)
    • 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 —— 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(徐勇)
    • 交换关系的断裂与重塑 —— 关于“民工荒”的政治社会学(国虹、毛丹)
    • 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 —— 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(郎友兴)
    • 民营经济背景下的环境管理及其新特点 —— 来自浙江台州的实践(郭夏娟)
    • 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研究 —— 以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为个案(陈学明)
  • 浙江的自治组织、商会与地方治理
    • 浙江省自治组织与民间组织的发展与管理(万亚伟)
    • 自主治理能力的增长 —— 温州市塑料工业行业协会个案分析(王应有)
    • 非营利组织的成长范式 —— 以温州慈善总会为例(王健)
    • 民间商会与地方治理:功能及其限度 —— 温州异地商会的个案研究(陈剩勇、马斌)
    • 商会与政府、企业间的互动:基础与途径 —— 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(郁建兴)
    • 温州商会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潜能与局限(傅士卓 (Joseph Fewsmith)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