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:

The Reform and Its Enemies (in Chinese)

Editor(s)/Author(s):

ZHENG Yongnian

Year:

September 2011

Publisher(s):

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

Abstract:

改革及其敌人
郑永年 著
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
2011年9月第一版
郑永年所著的《改革及其敌人》是“郑永年看中国”系列列的第三册,主要收录了作者关于国内政治的评论文章。本书涵盖变动中的精英政治、国家社会关系核心的“契约”问题、腐败及其治理、意识形态重建、政治开放、利益代表、民主的中国模式、政治改革的基本议程和挑战等九个部分,基本上反映了郑永年教授对于国内政治改革的思考。

Contents:

  • 变革中的精英政治
    • 技术官僚和政治智慧
    • 新领导层政治议程的新选择
    • 接班人制度还有最艰难的一步
    • 第四代的政治改革观
    • 胡耀邦与当代中国政治
    • 回到邓小平?
    • 十七大与中国政治的发展方向
    • 政治退出与中国的政治变革
  • 新社会契约与合法性
    • 中国社会问题的终极根源在哪里?
    • 从“隐性契约”到“显性契约”
    • 新的“契约”,新的考验
    • 胡温新政与中国社会主义新潮
    • 中国和谐社会要求重建社会契约
  • 权力与腐败
    • 副省长竞选组织部长和权钱交易
    • 再论为什么中国的腐败得不到控制
    • 对腐败应该有清醒的认识
    • 对陈良宇案应作更深层次的思考
    • 中国当依靠社会力量反腐败
    • 中国官员腐败的道德代价
  • 重建意识形态
    • 为什么必须重建意识形态?
    • 社会转型要求中国重建意识形态
    • 人本社会主义与中共新意识形态
    • 政治的道德与道德的政治
    • 中国民族主义的民族性在哪里?
    • 中国新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是什么?
    • 宣传部门应致力于确立社会共享价值
    • 中国的政治改革要从细节开始
  • 开放与政治转型
    • 开放政体与中国的政治转型
    • 中国的媒体开放与政治变革
    • 渐进开放与中国政治转型
    • 为什么说中共要转变成为一个开放的政治过程
    • 开放、发展与民主模式的选择
    • 中共党员要“志愿者”化
    • 强政府、强社会当是中国社会管理的方向
  • 民主与利益代表
    • 是利益代表危机还是利益表达危机?
    • 阶级性政党还是超阶级精英阶层?
    • 中国的政治危险在于三种权力的失衡
    • 民主不会忘掉大多数人民的利益
    • 改革与中共的政治领导权
    • 中共转型是重新定位与人民的关系
    • 文人传统的衰落与中国政治的困局
  • 民主的中国模式
    • 新一波“党内民主”政治改革?
    • 大民主、小民主和执政党能力建设
    • 中共党内民主的大趋势
    • 反思民主是为了更快、更好的民主化
    • 亚洲民主乱象让中国引为鉴
    • 中共党内民主与党政关系
    • 中国的党内民主与政治安全
    • 中国的民主化及其限度
    • 中国不是阿拉伯世界
  • 政治改革的基本议程
    • 政治改革,改革什么?
    • 党的改革是政治改革的核心
    • 党政不分就不会有利益代表
    • 高官问责与中共新政治文化
    • 四中全会与党、政、军关系的变化
    • 中国人大改革新动向
    • 政协改革与政治机构的协调
    • 公共财政制度和中国的政治改革
    • 中国要明确政治改革“路线图”
    • “顶层设计”克服中国改革的既得利益
  • 政治改革的挑战
    • 中国制度创新的核心当为政治改革
    • 中国转型使执政党面对新挑战
    • 中国需要的是制度崛起
    • 后奥运会中国的政治改革
    • 中国的政治改革向何处去?
    • 中国政治“不改革”的限度
    • 从改革到革命:中国政治变革的一般规律
    • 中国共产党最需要的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