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itle:
China and Its International Destiny (in Chinese)
Editor(s)/Author(s):
ZHENG Yongnian
Year:
November 2011
Publisher(s):
Zhejiang Publishing United Group,
Abstract:
中国国际命运
郑永年 著
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
2011年11月第一版
本书是“郑永年看中国”系列的第四册,主要收录了作者有关中国外交政策、地缘政治和大华区域国家整合的文章。本书所要反映的是:中国的外交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大变局。中国如何认识自己的国际处境,如何主动调整外交战略,不仅决定着自身的未来,而且也决定着世界权力格局的未来。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,内容包括:崛起中的大国外交、朝鲜问题与中国、中日关系的困境、中国和东南亚关系、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、中美关系的战略层面、大中华区域的整合。
Contents:
- 崛起中的大国外交
- 赌场、核武与民主
- 中欧关系超越经贸领域
- 中国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?
- 欧洲人的中国认知和中国担忧
- 中国应当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
- 中国外交局势呼吁强势外交战线
- 中国外交:有新思维才会有新格局
- 中国外交的大变局与大选择
- 中国实现“大国大外交”几个条件
- 朝鲜问题与中国
- 朝鲜问题:用改革开放来换取和平
- 朝鲜问题:中国战略的转变?
- 中国应当反思朝鲜核危机
- 六方会谈仍是解决朝鲜核危机的关键
- 朝鲜问题要通过“大谈判”来解决
-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应当学到什么教训
- 朝鲜问题和东亚新冷战?
- 中日关系的困境
- 东北亚多边主义的新开端?
- 中国必须正视日本问题
- 中日关系的大环境趋向恶化
- 中日关系的困境及其管理
- 民粹主义与中日关系的阴影
- 中日关系向何处去?
-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东亚共同体?
- 中国和东南亚关系
- 中国要实行“经济南下”政策
- 中国南下政策的实质化
- 中国要提升和东盟的多边关系
- 越南经济危机与中国大国责任
- 中国与东亚开放型区域主义
- 中国的“后院”为什么频频着火?
- 中国如何在南海变“被动”为“主动”
- 中美关系与东亚安全
- 朝鲜问题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?
- 美日“安保”、中国战略和亚洲局势
- 美日联盟意图孤立中国
- 朝鲜半岛核危机检验中国大国责任
- 中国当理性回应亚洲版“北约”
- 朝鲜问题与中美关系
- 中美关系和亚洲安全困境
- 中美关系的战略层面
- 美国战略转移及其对中国的战略压力
- 美国的大民主战略对中国的影响
- 中美关系的新转折点
- 中国如何消化美国的“围堵”策略
- 美国转型外交对中国的含义
- 中美关系仍难以定性
- 美国对华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前景
- G2在什么意义上符合中国国家利益
- 中美关系怎么了?
- 中美两国的相互“误解”
- 世界权力新格局中的中美关系
- 美国的中国新定位及其对中国的挑战
- 中美再确保:守住底线、避免冷战、寻求合作
- 大中华区域的整合
- 和平崛起与大中华圈的和平整合
- 中共第四代领导人台湾政策的新突破?
- 《反分裂国家法》与大陆的台湾战略
- 两岸关系中的“主权共享”与“治权分享”问题
- 中国如何能够有效遏制“台独”?
- 两岸关系中的几个新稳定因素
- 两岸关系从“统独之争”到制度竞争
- 香港管制与政党政治
- 香港的大局面与大趋势
- 香港政改方案流产后的政治思考
- 港澳管治模式中的经济因素再考量
- “两票制”与香港民主的制度创新
Purchase Link: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