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Title:
Society Must be Defended
Editor(s)/Author(s):
ZHENG Yongnian
Year:
Jan 2011
Publisher(s):
保卫社会/郑永年看中国系列
Abstract:
三十多年,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,中国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,综合国力显著上升。但由于中国政治和社会制度改革远远滞后于经济制度改革,使得社会越来越难以消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,矛盾丛生,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紧张。为此,郑永年教授高声倡导摫N郎缁釘棗政府应建立基本的社会制度,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社会权利,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育,避免转型期的社会问题演化成为社会危机,为中国的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。该书集中了郑教授十年来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的评论文章,内容涵盖了房地产、中产阶级、收入分配、社会正义等当今中国最关键的社会问题,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方略
Contents:
前言 目录
- 从发展第一到保护社会
- 经济主义的局限性
 - 问题不仅仅在于“弱势群体”
 - 为什么要提建设“和谐社会”
 - “发展”不一定就是硬道理
 - 中国和谐社会有待进一步制度创新
 - 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和谐社会
 - 小康社会、和谐社会与中国的发展难题
 - 中国必须进行一场社会改革的攻坚战
 - 中国要平衡国家发展权和社会民生权
 
 - 房地产与社会改革
- 中国住房政策的症结在哪里
 - 中国“圈房运动”弱化执政党社会基础
 - 中国需要实现房地产的彻底转型
 - 房地产改革当是中国社会建设大工程
 - 中国建设内需社会需要做什么
 - 中国的“房地产病”
 
 - 中产阶级与社会改革
- “小康社会”与中共的政治定位
 - “小康社会”和中共的“中产阶级”观
 - 新社会阶层的崛起对于中国的政治意义
 - 资本权力挑战中国和谐社会
 - 中国中产阶级的厄运和社会的不稳定化
 - 市场进入、豁免、退出和中国的改革困境
 - 中产阶级和中国社会的命运
 - 中国改革政策的困局
 
 - 冲突、抗议和改革动力
- 为什么要以“麻烦制造”来争取利益
 - 中国社会稳定吗
 - 如何认识目前中国的社会抗议运动
 - 中国社会改革应当扶植社会力量
 - 对中国的社会冲突要有清醒的认识
 - 罢工潮与中国的转型动力
 
 - 社会矛盾与社会暴力
- 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崛起说明了什么
 - 中国解决权、钱、民冲突刻不容缓
 - “中国墙”
 - 中国社会暴力的蔓延及其后果
 - 中国社会暴力蔓延的根源
 
 - 社会思想与道德危机
- 是什么阻碍了中国文化软力量的崛起
 - 中国当进行人本主义教育运动
 - 中国的思想危机
 - 中国社会信任的解体及其结果
 - 中国面临三大宗教困境
 
 - 收入分配和社会正义
- 中国的公平经济学
 - 为什么中国的收入分配得不到有效改善
 - 中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
 - 中国社会的利益博弈要求社会正义
 - 民生经济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
 - 分配公平需要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
 
 - 中国教育改革
-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败笔
 - 中国教育改制面临制度制约
 - 中国教育面临深层危机
 - 中国教育体制的官僚化及其后果
 - 高校巨债折射出中国决策体制的弊端
 - 中国当改变“过度教育”和“教育不足”的局面
 - 中国官僚化教育评审制度的恶果
 - 中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泡沫
 - 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
 - 中国教改要直面政治和教育自治问题
 
 
Purchase Link:
 
						
